又到高发季!4万人体检1/3查出,医生:患者九成是男性…
盛夏来临
啤酒配小龙虾
各种肉类、海鲜烧烤……
大快朵颐的同时
因高尿酸和痛风而就诊的患者
明显多了起来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
更容易得痛风?
男人的尿酸是如何一步步失控的?
↓↓↓
痛风的早期表现是高尿酸血症
在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
已达1.8亿人
总体患病率为13.3%
已成为"三高"之后的"第四高"
严重影响肾脏和关节
值得注意的是
高尿酸血症正呈年轻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常见代谢性疾病。”医生表示,尿酸是人体内的一种物质,约80%的尿酸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嘌呤代谢,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另约20%的尿酸来源于摄入的高嘌呤食物。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由高尿酸引起的关节热痛肿胀等急性症状则为痛风。
男性尿酸失控第一步:
受雄激素影响,尿酸天生就容易高
陈钦医生
就曾接诊过一对章姓父子
老章56岁,小章24岁
血尿酸常年超出最大临界值
↓↓↓
老章向来注重养生,生活习惯也蛮好,然而血尿酸还是高。儿子小章是高考那年体检发现高尿酸的,当时440umol/L。
无论是体检中心的数据
还是门诊的数据
为什么高尿酸血症的男性
远高于女性?
“男性体内的雄激素,会阻止肾脏排出尿酸,降低肾脏代谢效率,男性体内的尿酸就会堆积在血液中。所以,男性的尿酸天生就容易高。”医生表示。
男性尿酸失控第二步:
胡吃海喝,血尿酸持续升高引发痛风
早期的血尿酸增高
多在体检中被发现
但往往因为没有症状不被患者重视
医生说,“当尿酸在关节沉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B超检查有痛风结石或痛风石。这就到了尿酸失控的第二个阶段——痛风急性发作期,大部分患者都是在此时就诊。”
不久前
26岁的杭州小伙小陈
就因“胡吃海喝”导致疼痛难忍
↓↓↓
小陈从小喜欢喝饮料,不喜欢喝水。参加工作后,性格外向的他常和朋友、同事聚餐喝酒。不到两年,身高1米75的他,体重达到了180斤,且体检血尿酸持续偏高。
不过,小陈丝毫没有在意。直到今年年初,在一次聚餐喝酒后,小陈突然觉得脚趾痛得厉害,像被火烤过一般。以为是酒后扭到了,他赶紧拿家里剩下的“红花油”使劲涂擦起来,结果疼痛丝毫没有缓解,脚趾还越发肿胀。
那晚,小陈痛得一夜没睡, 无奈到医院就诊。不查不知道,小陈的血尿酸已经达到590umol/L,为严重超标!而且脚趾上已经有痛风结晶沉积。
就诊回家后,小陈口服了抗炎止痛药物,脚趾疼痛很快退去。想到自己还年轻,不想继续服药。于是,吃起减脂餐,每天下班都去健身锻炼,想着减轻体重以后尿酸就下降了。
不曾想,一番操作
血尿酸达到了历史新高位:
720umol/L!
为什么吃了减脂餐
也加强了健身锻炼
反倒痛风发作,尿酸还这么高?
↓↓↓
医生解释,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减脂餐不等于低嘌呤饮食。
许多减脂餐会为了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增加许多肉类食物,人体在摄入大量肉类、动员脂肪酵解时产生的酮体,都可导致机体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影响尿酸的排泄,运动后排汗增多,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也会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男性尿酸失控第三步:
血尿酸长期不下降,引发肾功能不全
68岁的老王
痛风多年反复发作不重视
结果引起了肾功能异常
↓↓↓
早在10多年前,老王的血尿酸就出现了异常,7年前,老王因为脚趾关节疼痛被确诊为痛风。不过,他宁愿痛了就吃“止痛片”,也不愿意放弃炫海鲜喝老酒。
去年7月,老王的病情严重了,这才到医院就诊。一检查,老王不光尿酸高,尿中出现了痛风结晶,肾功能也出现异常。
“痛风急性发作疼痛时,不少患者常常自行服用非甾体止痛类药物。但长期使用止痛药会出现肾脏间质损害,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肥胖是高尿酸血症
与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呈年轻化发展
“高尿酸血症→痛风→肾功能不全”
男人的血尿酸
就是这样一步步失控的
“临床中,50%以上的痛风都是吃出来的,且呈年轻化趋势。患者往往体形胖胖的,肚子大大的。” 医生指出,肥胖不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也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大家引起警觉。
小坊此前就曾报道过
浙江绍兴年仅14岁的俊俊(化名)
喜欢吃主食、肉食及零食
不爱吃蔬菜和水果
有时候甚至会把饮料当水喝
到医院就诊后
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
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
家长痛心不已
(戳下图回顾此前报道↓)
医生提醒,不少家长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孩子能吃是福,尤其是青少年发育期更应该多补。“不少青少年也由于这些饮食方面的误区,而患上糖尿病、脂肪肝等。”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选择及生活方式调整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其中包括控制体重适量运动; 限制酒精、高嘌呤、高果糖及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避免长期使用可能造成尿酸升高的药物,鼓励奶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及适量多饮水。
来源:新闻坊、浙医在线、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张静)
编辑:许露露